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,不少群众由“谈疫色变”转向关注提高身体免疫力,关于如何“吃”出健康的话题也扑面而来。自治区科协信息中心副主任黄建忠表示,疫情期间,大家要通过科学渠道了解疫情防控方面的信息,切忌听信谣言。
抵抗力较弱妇女、幼儿,怎么吃才能提高免疫力?
黄建忠建议,妇女和幼儿每天应摄入谷薯、蔬菜水果类、畜禽鱼蛋奶类、大豆坚果类等食物,可以多食用新鲜绿叶蔬菜、水果以及新鲜鱼虾肉、新鲜乳品。同时可以优先考虑冷冻的牛肉、羊肉等红肉,以及冷冻的虾仁等。
“不建议摄入过多烟熏、腊制类肉制品,要少食用油炸的鱼、肉制品,储存的鲜蛋一般在两周内食用完。”黄建忠说,当条件受限,不能获得多样化膳食时,民众可以选择食用营养补充剂。
针对网上关于益生菌能提高免疫力、预防新冠肺炎的传闻,黄建忠表示,目前,学术界公认的益生菌菌株并不多,没有充分证据显示益生菌菌株对治疗疾病、促进健康有作用。
慢性疾病患者、重症患者如何合理饮食?
“慢性疾病患者要做到餐餐注意、吃动平衡、按时服药。同时,每天监测体重,防止吃多发胖。若有条件,最好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规律运动。”黄建忠说,此外,食物要粗细搭配,多食用粳米、粗粮、杂粮、薯类、杂豆类等。每日摄入蔬菜约300克至500克、水果200克至350克。中餐、晚餐时可以食用150克绿色叶菜、100克其他颜色和种类的蔬菜、50克新鲜的或水发的菌菇类。
黄建忠表示,重症患者可以食用利于吞咽和消化的流质食物,少量多餐。每日以蛋、豆腐、奶制品、果汁、蔬菜汁、米粉等食材为主,分6次至7次进食。同时,每日增加至少20克蛋白质,或补充乳清蛋白质粉。对于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,可采用肠外营养注入以保持基本营养需求。
“对于预防病毒入侵,提高免疫力很重要,但是若要提高免疫力,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注重营养、加强运动、保证睡眠、劳逸结合。”黄建忠说。(记者 姜璐)